
秋日的重庆梁平,柚香满城。10月23日,课间铃声响起,遍布全区76所中小学校的校园广播里,一个温暖而清晰的声音准时传递——“法治有温度,青春不迷路……”这档由梁平区检察院精心打造的《检护柚苗·声入都梁》广播节目,正通过电波,将法治的种子精准播撒到万千青少年心田,这是基层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生动实践。
在梁山小学五年级2班的教室里,孩子们凝神静听。“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支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团队代表21年如一日守护少年的故事。”化身“柚子姐姐”的检察官,正深情讲述28圈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团队代表的先进事迹,将榜样的力量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的“法治扣子”。
这份守护,不仅传递知识,更回应心声。节目播出后,一封高三学生的来信牵动了检察官的心。“高考临近,压力巨大,对未来感到迷茫……”梁平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主任李艺表示,“孩子的倾诉,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该院迅速启动“检校联动”机制,联合区妇联、教委及时介入,提供心理疏导,并从中汲取灵感,将“时代楷模”的感人事迹系统融入后续节目,用崇高精神激励青少年砥砺前行,这正是对《法治宣传教育法》中“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核心要义的具体呼应。
为使法治教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节目精心塑造了“柚子姐姐”亲和形象,并科学设置三大板块:“以案释法”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案例,将法律知识融入生动叙事;“柚苗之声”搭建互动桥梁,由检察官与心理专家共同答疑解惑;“家长课堂”则聚焦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共同履行《法治宣传教育法》中明确提出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法定责任。
“对于偏远学校而言,每月定期的广播节目,确保了农村孩子与城区学生同步接收优质法治资源,实现了法治教育均衡覆盖。”这道覆盖全域的法治声音,背后是高效协同的工作机制——检察机关牵头策划、融媒体中心专业制作、教育部门定期反馈,形成了多方联动、共建共享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新格局。
李艺介绍,以广播节目为起点,该院已构建起院内维权岗与院外工作站、观护基地相结合的阵地矩阵,组建起超过80人的专业化团队,并与区教委、妇联等部门建立了6项长效协作机制,持续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
“这一模式将法治教育自然融入日常校园生活,把‘时代楷模’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惠及每一个孩子的法治滋养,实现了优质法治资源的精准滴灌与有效覆盖,是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维护校园和谐稳定的有益探索。”重庆市人大代表、梁平知德中学党委书记仇晶评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