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的精神和事迹,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深厚情感,我们要用法治力量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红色资源。”近日,黔江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检察官再次来到万涛广场,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现场巡查时这样感慨道。
这场守护“英烈红”的公益诉讼行动,源于2025年2月的一起群众举报——“万涛故居旁的烈士雕像被人涂上蓝色颜料,令人愤慨!”
万涛烈士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政治委员、洪湖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其故居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冯家街道桂花居委桂花路,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入选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毗邻的万涛广场集万涛烈士雕像、纪念碑、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纪念设施,既是黔江重要的红色地标,更是群众瞻仰英烈的重要场所。
接到线索后,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官潘珂和同事们立刻赶往现场展开调查。经现场查勘发现:万涛烈士雕像部分手指被涂上刺眼的蓝色颜料,原用于围护的伸缩护栏歪斜倒地,周边散落着垃圾;不远处的廉政宣传展板玻璃破损,雷锋志愿者服务站岗亭招牌也存在残缺;更有私家车违规停放在纪念区域内部,严重破坏了庄严、肃穆的环境,妨碍了群众瞻仰与悼念英烈的活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规定,英雄烈士纪念设施应当维持庄严、肃穆、清净的环境和氛围。然而现场勘查情况显示,负有保护责任的相关单位未尽到保护和管理职责。
固定证据后,黔江区检察院于当月依法立案,并对相关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监管职责,该建议不仅列出雕像污损、设施破损等具体问题,还提出建立“日常巡检+定期维护”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英雄烈士纪念场所的庄严与肃穆。
收到检察建议后,监管部门第一时间响应,联合当地街道、文旅部门成立整改专班:全面清除万涛烈士雕像的蓝色颜料,更换兼具保护功能又不影响瞻仰的玻璃防护栏;修复破损的展板和岗亭标识,同步加强英雄烈士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5月初,黔江区检察院检察官对万涛广场进行“回头看”时,万涛烈士雕像庄严矗立,已成为社会公众瞻仰、缅怀先烈的良好场所。为进一步强化保护效果,黔江区检察院于6月上旬主动与万涛小学协作,共同建立“万涛值日生”制度,组织各年级学生定期轮流到万涛广场参与清扫维护,并在劳动中开展爱国主义现场教学,让红色记忆与英烈精神在实践教育中代代相传。
“从发现问题时的心痛,到如今看到孩子们在庄严整洁的广场上肃穆瞻仰,我们深切体会到,公益诉讼的价值不仅在于推动问题整改,更在于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潘珂表示。下一步,黔江区检察院将持续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作用,加强与相关单位协作联动,常态化开展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监督,推动构建多方参与的保护体系,切实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