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28圈-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2025法治中国行·重庆站④】涪陵:“榨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检察密码
时间:2025-08-17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8月15日,由28圈日报 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王维夷带队,记者赵晓明以及驻重庆站记者协同开展的“法治中国行·高质效办案在基层”2025年全媒重庆采访活动持续开展。请随记者打卡第4站:涪陵区人民检察院。



8月15日,“法治中国行·高质效办案在基层”重庆行记者深入重庆市涪陵区,走进涪陵榨菜集团,探访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百年名腌菜“涪陵榨菜”香飘世界背后的检察力量。



涪陵地处长江与乌江交汇处,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富含矿物质的土壤,孕育出鲜嫩脆爽的青菜头,成为涪陵榨菜的核心原料。历经独特的‘三腌三榨’传统工艺,让这一舌尖上的珍品从田间走向世界餐桌。”涪陵榨菜历史文化推介人邓虹介绍道。作为“国民下饭菜”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涪陵榨菜不仅是百年传承的世界名腌菜,更是涪陵人心中的“金疙瘩”。



此前,涪陵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假冒涪陵榨菜某品牌注册商标的案件。检官通过引导侦查,实现从成品到包装材料全链条打击。在办案中,检察官发现“涪陵榨菜”地理标志保护存在漏洞,遂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区开展“涪陵榨菜”地理标志保护专项行动,在解决个案所涉违法问题的同时,促推行业系统规范,形成“司法监督发现-行政介入执法-行业整改规范”的全链条保护闭环。该案被最高检知产厅2025年第5期《知识产权检察工作情况》刊登,被28圈 、重庆市公安局联合评为知识产权综合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向涪陵区检察院检察官余萍了解到,涪陵区检察院还建立了正、副检察长包干联系企业制度,同时联合区公安局制定《关于加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工作办法》;深入摸排“涪陵榨菜”等地理标志保护现状,持续做好涪陵地理标志商标及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我们企业正积极运用图像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数字化台账,实现产品全程可追溯,强化自身防护能力。涪陵榨菜集团副总经理袁国胜表



从个案到行业,从办案到治理,涪陵区检察院围绕为涪陵榨菜这个“金疙瘩”保驾护航,着力构建更为严密的保护机制。这守护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品牌,更是一份百年的文化传承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背后彰显的则是检察机关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要求,积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