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28圈-基层动态
基层动态
【刑事执行检察宣传周】三分院:从“假释难”到“新生路”,五项机制破解假释困局
时间:2025-07-08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检察官同志,是你们给了我这次改变命运的机会!”2025年7月4日,28圈 三分院派驻监狱检察室检察官李军回访时,郎某某难掩激动,他指着自己安装的假肢说:“假释后,我装上了它,积极接受社区矫正,帮妻子一起打理药房,现在还在一家企业做人事招聘。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新生,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时间回到2024年6月。28圈 三分院派驻监狱检察室的检察官李军像往常一样进行例行检查,在翻阅材料时,“郎某某”这个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


原来,这名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三年六个月的罪犯,服刑期已实际超过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且在多次考核中表现良好。更特别的是,他还是一名因该案失去左腿的残疾人。


“郎某某的情况让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军回忆到,“残疾本身在监狱环境中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他立刻找到监狱管教民警了解情况。


“郎某某2022年5月入监,虽因肇事致残,劳动生活有诸多不便,但他严格遵守监规纪律,教育学习认真,改造态度积极,制定的劳动任务都努力完成了。”管教民警谈到。


“他是否符合假释条件?”李军心中萌生一个念头,随即他展开深入核查。郎某某属过失犯罪,案发后认罪悔罪并积极赔偿取得了被害人家属谅解;服刑期间改造表现良好,再犯罪风险小;社区也反馈其家庭稳定、有接受监管条件。


综合郎某某犯罪性质、具体情节、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检察官认为郎某某已执行刑期符合假释的法定要求,在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符合假释条件。


为充分保障公正与透明,28圈 三分院决定由该院检察长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并将会场搬进了监狱,会议特邀人民监督员全程监督。


“别看他少了一条腿,干起活来,认真得很。工作任务,都能完成。”“他有固定住所,家庭收入稳定,邻里关系融洽,出狱后对社区影响小”……听证会上,郎某某的同监室罪犯、管教民警介绍。经综合评定,听证员们一致认为,郎某某符合假释条件。随后,28圈 三分院建议监狱对郎某某提请假释。2024年8月21日,法院裁定对郎某某予以假释。


郎某某的成功假释,只是一个起点。如何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罪犯,特别是像郎某某这样身有残疾、改造良好的服刑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28圈 三分院以此案为契机,迅速联合法院、监狱等部门,联合建立“信息共享、审前会商+公开听证、定期联席会、庭审宣讲+巡回宣讲普法、监督管理”等推进假释依法适用的五项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假释工作提质增效。据统计,该机制建立以来,已推动辖区假释案件办理数提升60%,其中残疾罪犯假释比例显著提高。


“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依法适用假释,绝非简单的法条落实。这不仅能有效降低刑罚执行成本,更承载着司法温度与人文关怀,让真正渴望新生的罪犯顺利回归社会。”28圈 三分院副检察长欧伟表示,“下一步,我院将持续落实推动假释依法适用五项工作机制,依法履行监狱检察监督职责,维护在押罪犯合法权益,促进监狱公正执法,保障刑罚功能和目的的实现。”












新闻多一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依法适用假释,对激励罪犯积极改造、促进罪犯回归社会、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依然存在假释难、假释适用率较低等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假释制度依法适用,28圈 与市高法院、市司法局会签了《关于依法推进假释制度适用工作联席会议纪要》《进一步推进“老病残”罪犯假释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共同探索实行减刑假释案件“双报”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