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28圈-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
江津:大数据揪出汽修行业隐患,检察监督推动危废处置规范化
时间:2025-10-20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之前是我们法律意识淡薄,没意识到备案不仅是流程,更是对环境和车主的负责!”日前,江津区检察院检察官与行政执法人员走进辖区某机动车维修点,店主一边翻着崭新的《危险废物处置台账》,一边指着墙角贴有“危险废物”标识的存储区介绍道:“现在备案手续全办齐了,你们看,废机油采用托盘防渗漏措施存进专用密封桶,也和有资质的环保科技公司签订了《危险废弃物安全收集委托协议》,每笔转移记录都有转移联单可查!”





从曾经对备案责任的认知模糊,到如今危废管理的规范有序,这家汽修店的转变并非个例。


2025年3月,江津区检察院依托最高检大数据监督模型,对辖区内机动车维修行业开展了一次“地毯式”智能排查。通过整合行业登记、危险废物转移等多维度数据,排查工作快速锁定了关键问题线索:辖区内上百家机动车维修点可能存在未依法完成备案手续的情形,其中多家开展汽车保养、发动机维修业务的机动车维修点近三年来无危险废物转移记录,部分维修点存在转移记录明显少于经营年限等情况。承办检察官遂进一步实地走访涉案企业,发现情况属实。


“未依法完成备案登记的机动车维修企业,不仅普遍存在必要设备配置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还易导致维修质量不达标、车主合法权益受损。而其产生的危险废物若未经专业处置,极有可能通过渗滤、随意丢弃等方式污染土壤与水源,潜在环境污染风险不容忽视。”公益诉讼检察部负责人周其维在排查总结会上,分析着问题的严重性。


发现问题不能等,解决问题更要快。2025年3月中旬,针对排查出的隐患,江津区检察院迅速行动,与区交委开展磋商会,凝聚整改共识。与此同时还向相关行政机关制发检察建议书,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推动问题全面整改。


检察建议发出后,相关行政机关迅速响应、协同发力。区交委迅速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为期2个月的专项整治,针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展开“一户不落”的比对走访与全面摸排,对未备案的46家经营者逐一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区生态环境局则借助“巴渝治废”信息平台,对全区汽修行业企业危废产生、转运及处置等环节进行线上核查,责令8家存在问题的企业限期整改,同时联合区交委组织召开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工作培训会,各镇街、相关汽修企业负责人等共80余人参加,未参训的汽修企业也收到了培训课件,做到培训“全覆盖”。


为从根源上破解“监管滞后”难题,让行业规范形成长效,在检察机关的推动下,区交委与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共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的工商登记信息,确保区交委可实时获取经营者的工商注册、注销等动态信息,从而提前介入、主动引导经营者完成备案,实现“源头监管、精准监管”;区生态环境局、区交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危废收集、存储、转移各环节操作标准与责任主体,为行业危险废物管理划定清晰“红线”与规范“标尺”。


车主修车多了份安心,土壤少了份油污,汽修店的蜕变里藏着公益诉讼的民生温度。如今,备案成常态、监管更精准,而这份“踏实感”不会止步——未来,公益诉讼将继续以主动作为的姿态,瞄准更多公共利益痛点,用司法力量撬动社会协同治理,为守护一方平安、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持续注入坚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