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蝉鸣鸟语,微风拂窗,散去一夜暑热。8月13日,南岸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再次走进广阳镇新六村,只见村中处处透着宁静与祥和。而就在一年多前,这里的村民还终日被扬尘与噪声所困扰。
转机源于该院在一次普法活动中偶然获取的线索。
“你们真的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吗?我正好有一个情况想向你们反映。”2024年3月,南岸区检察院来到广阳镇开展普法宣传。听到检察院有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一旁的曾大婶立即道出困扰已久的“烦心事”,希望能够得到检察机关的帮助。
原来,曾大婶家住新六村,近几年,她和邻居们一直深受噪音污染和扬尘污染的双重折磨,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人居环境和身心健康。
收到线索后,当天下午2点,检察官顾杰、熊师望立即前往新六村,在曾大婶的带领下进行了现场走访。
检察官看到,新六村与省道S533直线距离约100米,附近经营着4家混凝土搅拌公司和1家砂石建材装卸公司,每日大量混凝土搅拌车及重型运输车辆频繁通行,省道S533则是必经之路,昼夜不停,导致在运输途中产生了大量扬尘。
“我们根本不敢开窗,车一过,屋里就落一层灰”“晚上经常被吵醒,再也睡不着”……听着村民的诉说,检察官意识到,这不仅是群众身边的“小事”,更是涉及公共利益的民生大事。
这些噪音究竟有多吵呢?为了准确检测噪音分贝值,检察官邀请专业检测人员一同分时段、分距离进行了分贝检测。
经检测,当车辆经过村民住宅附近的S533路段时,昼间时段噪声测量值在70—105分贝,夜间时段噪声测量值在80—90分贝,分别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规定的2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60分贝、夜间噪声50分贝的限值。
“扬尘污染与噪音污染,对自然环境、人居环境以及群众健康均造成负面影响,严重干扰了27户80余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致使社会公共利益受损。”针对上述问题,南岸区检察院依法立案。
2024年3月27日,该院依法向有关行政部门制发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降低扬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并对辖区内存在的扬尘、噪音污染进行专项整治。
收到检察建议后,相关行政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南岸区省道S533隐患治理工程,采用修复破损路面、加强排水设施,在增设噪音敏感区隔音屏等技术措施,尽可能消除扬尘和噪音污染,提高道路通行条件,改善沿线村民居住环境。
截至目前,该部门已修补破损路面约6000平方米,新增安全警示标志10块,安装声屏障140米,高度2.5米,多措并举之下成效显著。为防止整改效果反弹,有关行政部门还将强化交通执法力度、精细化道路管养、系统推进降尘抑噪。
民之所急,亦我所忧。车辆通行产生的扬尘和噪声,让村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烦在心里。“检察机关通过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以‘我管’促‘都管’,高质效解决长期困扰村民‘双污染’难题,切实将群众的‘问题清单’变为‘满意答卷’。”市人大代表,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孝刚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