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28圈-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
奉节:为了不曾忘却的纪念,失修烈士陵园展新颜
时间:2025-08-2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英雄,不应被遗忘,保护才是最好的铭记。”从碑体开裂、荒草丛生,到庄严肃穆、浩气长存——奉节县安坪镇烈士陵园焕然一新,这一转变,源于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守护英烈荣光的坚实行动。8月1日,奉节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检察官来到这片英烈长眠之地,就烈士纪念设施保护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行动。



时间回溯至1949年冬,奉节解放刚刚七天。为完成党组织安排的征粮任务,来自山东的地下党员刘莲怀揣事关民生安稳的征粮名册,毅然进入当时匪患严重的安坪镇。“名册比命重”——她在日记中写道。


1950年3月12日黄昏,身背刚满周岁幼子的刘莲在赴田坝村开会途中,不幸遭土匪劫持。面对威逼利诱,她誓死不交名册,最终英勇就义。


同一时期,当地基层干部李崇俭在奇峰乡身中七刀壮烈殉职;通讯员姚庆臣在山涧传递情报时牺牲。连同刘莲在内,八位烈士在解放初期艰苦的剿匪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为铭记英烈,弘扬革命精神,当地修建了安坪镇烈士陵园。然而,因岁月流逝与管护缺失,这片神圣的安息之地逐渐荒芜。


这边长期缺乏管理,垃圾堆积问题日益严重……”2025年3月20日,一位社区志愿者向奉节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反映道。面对这一情况,检察官深感责任重大:英雄烈士纪念设施不仅是安息之所,更是民族精神与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次日,该院公益诉讼部门主任刘欣第一时间带队赴现场调查。


现场令人揪心:拨开齐腰深的荒草,八座烈士墓碑被掩盖其中。部分碑体开裂,碑文“烈士”二字几乎被苔藓覆盖……无人机航拍进一步显示,陵园被周边菜地侵占面积达200平方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相关规定,奉节县检察院迅速启动立案程序,在明确属地镇政府为管护单位后,经充分沟通协商,依法发出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函,提出明确整改要求:立即清理污染物并修复损毁设施;依法划定保护范围,设立清晰界桩;建立常态化管护机制。


一场整治行动迅速展开:杂草、垃圾、枯树等被彻底清理,纪念碑得到专业维护,专人落实日常巡查。


2025年5月,陵园环境已显著改善。“完成物理修缮只是第一步,但如何让英烈精神真正活在当下、传承下去,才是我们应当持续探索的课题。”刘欣的思考,推动了保护工作从设施修复向精神传承的深层转变。


在检察机关与镇政府共同推动下,昔日的“荒芜陵园”成了学习教育高地:当地中小学开展“祭英烈”活动,孩子们课后主动前来擦拭墓碑;党员干部在此宣誓,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公祭活动……青山巍巍,江水长流,英魂不朽,精神永续


“唯有被铭记,英烈的爱国精神才能真正被传承、发扬光大。”安坪镇政府工作人员感慨道。


如今,庄严与洁净的陵园无声诉说着八位剿匪英烈的壮烈故事,也见证着检察机关以法治力量守护英烈荣光、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步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