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圈

支持IPv6网络
当前位置:28圈-公益诉讼
公益诉讼
万州:抚平九公里“山痕”
时间:2025-08-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张主任,当初您口中那道‘九公里疤痕’,如今看来好些了没?”7月11日,回访现场,万州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徐灿指着眼前贯通城乡的焕新县道,笑着询问区人大代表、分水镇三元社区居委会主任张敏。


“好多了!好多了!”未等张敏开口,一旁村民便抢着答话,爽朗的笑声已是对问题最好的回应。



“这条烂路长9公里,如疤痕般横亘在青山绿水间,是周遭居民的心头难。”“请相关职能部门务必关注!路的好坏,关系着两万多辖区群众出行安全、种植收成等切身利益。”今年1月,万州区两会期间,张敏将经过深入调研和论证形成的议案郑重提交给区代表工作委员会


张敏所说的“疤痕”,是指一条长9公里、现已破败不堪的县道——万州分水镇联盟桥-三元干线公路。其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路宽3.5米,辐射影响周边居民22000余人,但因年久失修、坡陡弯急,正日益暴露出越来越多危及村民出行安全、影响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的隐患和弊端。


张敏动情地讲,参与旁听的徐灿认真地记。“如果真如此严重,这路,等不得。”会后,徐灿立即着手调查。


第一要务,去现场。接下来的一周内,由检察官徐灿、检察官助理叶霖组成的公益诉讼办案组,多次会同张敏赴实地勘查。


9公里狭窄的山路,一侧是高耸的山脉、散落的碎石,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塌陷的路基。车来车往间,办案组一次次查勘、丈量,认真记录下每一处需要修缮的细节:4个路段地基悬空,需填筑;全程仅36个错车道,需增添;中段碎石遍地、排水堵塞,需排危;多处急弯陡坡未设警示标志,需增设……


张敏还告诉徐灿,因路窄坡陡错车难,村民们辛苦种植的翠李、柑橘、药材等作物,因运输条件限制无法运出大山,只能零散卖给进山收购小贩,无法产生规模化收益。所以“修路”成了附近居民一直以来最迫切的愿望


一周的见闻带给办案组成员的感受是同样的,“破碎而惊险。对于这道‘大地伤痕’的整改必须要抓紧!”一回到单位,办案组立即着手整理资料、核对数据、划出重点、列出“病灶”并制作检察建议。


3月17日,万州区检察院依法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履行管理职责,及时整改现有安全隐患,并加强对辖区公路的日常巡查,确保安全通畅运行。该职能部门迅速作出书面回复,表示将组织人手立查立改。


4月勘查,5月动工,7月收尾。办案组不时与职能部门、三元社区沟通联系,跟进督办案件,确保尽快安全完工。


回访验收时,曾经的“疤痕”悄然愈合:遍地的碎石已不见踪影,悬空的路基也得到夯填。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本次整改累计投入25万元,新增16个硬化错车道、2个排水涵洞、5个警示凸透镜,为4个悬空路基修建混凝土挡墙,全线清理碎石,做好边坡排险。针对辖区其他公路,责任单位也已完成初步摸排,将尽全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有序。


如今,平坦宽阔的新路上,满载果香的货车穿梭往来。“路好了,心气顺了!果子和药材都能卖个好价钱!”一位老农脸上沟壑里盛满笑意。


一条路的嬗变,是公益诉讼检察官用脚步丈量出的民生答卷。它蜿蜒在山间,更通向了民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