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小区方便多了,刷脸、刷卡都行!”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某小区居民欣喜地发现门禁系统已完成升级。而这一改变,源于今年2月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的一条举报线索——当时,该小区仅支持“刷脸”进入,这一情况引发了居民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
2025年2月13日,九龙坡区检察院通过重庆网络问政平台获悉:辖区内某小区被投诉存在“门禁单一化”问题——仅允许居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出小区。多位居民反映该做法涉嫌侵犯个人信息权益,强烈呼吁物业提供刷卡、密码等多重验证方式。
收到线索后,九龙坡区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检察官来到该小区走访调查。
“万一有人盗用我的人脸信息进行刷脸支付或者网络贷款怎么办?”
“听说一些犯罪分子会收集人脸信息用于诈骗、洗钱,如果我的‘脸’被这样利用,那我岂不是成了‘帮凶’?”
……
了解群众的诉求后,承办检察官联系上小区物业项目负责人秦某,进一步了解情况。原来,该小区最初是人脸识别和门禁卡并用,后因硬件问题,人脸识别系统经常无法正常使用。于是该小区物业公司在2023年2月跟某公司签订协议对系统进行升级,但升级后的系统却无法再使用门禁卡。
“我们小区的四个主要出入口都有保安值守,除‘刷脸’外,经核实身份后也可由保安开门放行。唯一一个没有保安值守的门实际上是应业主要求开通的应急通道,为了方便业主进入也为了保障小区的安全,我们才加装了人脸识别闸机。”物业经理秦某解释道。
如何在保障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维护居住环境安全?2月26日,该院立案后与物业管理行业领域行政监管主体的九龙坡区住建委进行磋商,双方就整改方案达成共识:区住建委履行监管职责,一方面要求涉事小区必须提供人脸识别之外的进门方式,保障居民选择权;另一方面将对全区物业小区展开排查,整治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等违规行为。
3月13日,区住建委对该小区物业项目负责人秦某进行约谈,要求立即整改,并在整改期间不得强制业主或物业使用人“刷脸”通行。物业公司立即积极对接门禁系统安装公司,采购能兼容人脸和门禁卡的硬件,并于3月16日完成升级,恢复了“人脸+门禁卡”的双验证模式。
此外,在九龙坡区检察院的建议下,区住建委还组织属地镇街和驻区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摸排,重点清查辖区内是否存在“只能通过人脸识别、无其他合理方式验证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身份信息”等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情况,及时上报并开展自查自纠。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强化监管已然成为当务之急。”自6月1日起《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正式施行,九龙坡区检察院将打出“组合拳”:以办法为准绳规范技术应用,以办案为抓手整治违规行为,以公益诉讼筑牢防护屏障,让群众“刷”得放心、“扫”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