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诉讼】石柱:防雷减灾存隐患?检察建议助推安全管理落地生根
时间:2025-07-0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大 | 中 | 小】
图为6月23日,检察干警在涉案单位查看防雷设施巡查整改记录的情景。
入汛后的天空时常阴沉。6月23日,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徐珩再次推开那几家让他寝食难安的单位大门。与之前不同,眼前的景象让他紧绷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崭新的避雷针在楼顶傲然挺立,锈迹斑斑的老旧设备早已不见踪影,翻开巡检记录本,一行行工整的字迹记录着每日的检查细节,墨迹犹新。
“我发现一家敬老院的楼顶没有安装避雷设施。”2024年12月26日,一名“益心为公”检察云平台志愿者反映某敬老院楼顶未安装避雷设施。徐珩立即赶赴现场核查,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猛地一沉——作为人员密集的特殊场所,这家敬老院的屋顶竟然光秃秃的,连最基本的防雷装置都没有。徐珩的手指攥紧了调查本,一个更严峻的疑问在脑海中盘旋:这样的安全隐患,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为全面掌握情况,石柱县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迅速组织干警分组排查辖区内防御雷电灾害重点单位。调查结果令人忧心,部分敬老院和烟花爆竹经营场所竟完全缺失防雷装置,严重违反相关法规;辖区内包括酒店宾馆、通信基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众多单位,其防雷设施长期“带病上岗”——有的检测记录停留在数年前,有的安全制度形同虚设,还有的安全责任人一栏赫然写着“空缺”二字。2024年全国因雷电灾害死亡人数47人。石柱县为雷暴多发地区,2024年雷暴天气达19次,易燃易爆场所及人员密集区域一旦遭雷击,后果不堪设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5年1月14日,石柱县检察院立案调查发现,县气象局防雷监管履职不到位,随即依法发出检察建议。检察建议提出:要切实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对已查明的未安装防雷装置、检测维护缺失等问题依法督促整改到位;对辖区内所有防御雷电灾害重点单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同时加强防雷减灾科普宣传,提升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能力。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山。收到检察建议后,县气象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县民政局、县商务委、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16家单位召开防雷安全监管联席会议,依据检察建议分解整改任务,部署各行业开展自查自纠。会议要求:重点单位防雷装置每年检测一次,易燃易爆场所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检测。截至目前,已完成70余家重点单位的排查检测工作。针对旅游安全,县气象局联合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开展专项行动,对千野草场、大风堡等景区进行气象安全风险评估,细化雷电灾害防御预案,为即将到来的暑期旅游高峰筑牢安全防线。整改过程中,相关单位积极落实主体责任:多家单位成立防雷安全领导小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设施巡查、检测、维护、整改全流程台账,制定并发布《防雷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设备巡查和应急处置流程。同时,广泛开展员工防雷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升整体防御能力。“县应急管理局已将各行业防雷安全监管情况纳入安全工作考核通报体系,我们将按月统计汇总各部门执法检查次数、处罚情况、隐患数量等数据,实现动态监管。”在检察机关回访时,县气象局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整改长效机制建设情况。
下一步,石柱县检察院将紧扣“八号检察建议”要求,打出安全生产监督“组合拳”:一方面联合应急、消防等部门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另一方面建立“回头看”长效机制,切实做到风险防控无死角、隐患整治零容忍,用检察蓝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民生安全防护墙!